当前位置:首页 > 快递资讯 >

供应链串起市场“共赢链”——云南昆明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显成效

2024-07-17 09:25:13

水果之王”降价了!前不久,“榴莲一斤跌破10元”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有媒体报道,云南昆明榴莲大量上市,部分价格降至每斤10元以内,让榴莲爱好者直呼将“榴莲自由”。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果消费国,在进口水果中,榴莲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从2019年开始,榴莲就取代车厘子,成为我国进口额最高的水果,2023年鲜榴莲进口超过142万吨,进口量同比增长近73%。

榴莲降价的背后,是中老铁路等重大项目不断推进,相关地区加快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优化提升,区域内冷链、冷库等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使得泰国、老挝、越南等东盟国家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日益便捷。

“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昆明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三圈”交会点,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围绕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发展定位,明确了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着力推动枢纽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榴莲自由’是不是你们搞出来的?”

夏日的昆明,天气变幻莫测,位于该市西南晋宁区的云南腾俊国际陆港正在紧张组织作业。尽管此地天气晴朗,但几公里外已黑云密布、大雨滂沱,似是大雨将至——这便是“云南十八怪”中的“东边下雨西边晒”。云南腾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南腾晋物流)下属云南腾俊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简称腾俊国际物流),运营管理部专用线主管刘秦鑫不住催促工人加快速度,将一箱箱榴莲从冷链集装箱中搬出转运,这批榴莲不日将运输到昆明、广州、北京等地市场,进而登上百姓餐桌。

天气阴晴不定,但榴莲的品质却需要稳定的温度保障。号称“水果之王”的榴莲金贵娇嫩,对运输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温度高,榴莲很快会变熟开裂,温度低,果肉口感又会变质,成为次果。跨越数千公里的榴莲如何保证软绵香甜的新鲜,是云南腾晋物流团队集中攻关的难题。不止是榴莲,一直以来仓储难、运输难、分拣难、集散难等问题,始终制约云南与南亚、东南亚之间生鲜、蔬果等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步伐。

2022年,交通运输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确定昆明市成为首批15个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之一。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的支持下,“腾俊国际物流冷链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正式踏上“快车道”,一条方便快捷、保质保量运输生鲜蔬果的路子被找到。

“我们专门采购了150个新型的HE19机型冷藏集装箱,目前已交付投入使用的有17个。冷藏集装箱可远程监控,能承受零下40摄氏度到80摄氏度的环境温度,是目前国内在用的性能最优、纯进口的冷藏集装箱机型。其密封性能、制冷保温效果和温湿度远程监控功能,可以保证整个运输过程温度变化维持在1摄氏度内。”腾俊国际物流运营管理部副经理张娅琪表示,除设备更新外,腾俊国际物流采用一箱制、门到门、公铁联运、报关报检、分拨配送等一站式服务的物流组织模式,持续优化作业流程,使鲜果最快两小时内即可从陆港抵达云南昆明金马水果市场,第一时间送达市民餐桌。在基础设施方面,腾俊国际物流凭借铁路专用线场站和经验丰富的运营团队,可以在榴莲到站后迅速有序地组织提柜装卸,确保“零待时”“零货损”,更智能、先进地保障鲜果的品质。

“之前很多榴莲都是先发运到万象南,再掏柜换装铁路运输,到站后还要再换装。跟云南腾晋物流合作,一柜到底不仅便捷高效、节约时间,还能减少跨境运输中的损耗,降低不必要的经济风险。”榴莲货主对此赞不绝口。

云南腾晋物流总经理助理汤茂告诉记者,早在2021年12月4日,云南腾晋物流就成功开行“腾俊国际陆港—万象南”中老铁路冷链运输首趟专列,开创了中国首个跨境国际冷链运输专列。两年多来,腾俊国际陆港依托中老铁路实现了跨境冷链运输常态化运营,跨境多式联运及国际通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之前和朋友聚餐,他还笑着问我,‘榴莲自由’是不是你们搞出来的?”汤茂笑道。

智能仓大幅提升供应链仓储能力

国与国之间的物流联系,从来不是单向的。云南作为农业大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突出,花卉、蔬菜(含食用菌)、水果等重点产业蒸蒸日上。但云南地处我国第二阶梯,地形复杂,相对中东部地区交通较为闭塞,运输便利化程度低、耗时长,因而生鲜、农产品的输入和输出更需要冷链物流的支撑。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的强有力支撑下,腾俊国际陆港建设全面提速。冷链物流的发展使得腾俊国际陆港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加速形成云南蔬菜、花卉、瓜果等农产品的出口和南亚东南亚国家水果进口的双向对流,有力带动了沿线农业产业发展。

云南的优势在区位,但长期以来,由于昆明本地综合货运枢纽对产业和资源的集聚效应不强,通过中老铁路通道大进大出的货物流、贸易流匆匆而过,更多成为“过路经济”。2022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维护好运营好中老铁路开发和建设好中老铁路沿线三年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云南省政府还进一步提出,变“通道经济”为“落地经济”,通过实施健全通道、畅通物流、贸易衔接、产业带动四大行动,把昆明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和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昆明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三年实施方案(2022年—2024年)》进一步提出,要充分发挥昆明区位条件和战略叠加优势,以服务于打造云南“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建设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为导向,努力打造为东中西区域协同、境内外合作联动的多式联运组织和服务中心。

将通道经济升级为枢纽经济,建设智能化仓储中心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云南腾俊国际陆港的冷链仓储中心和东盟多式联运仓储物流园区公共货场建设能力提升,已成为昆明市实施的13个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中的重点。目前,中老铁路沿线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智能化、自动化冷链仓储中心——腾俊国际陆港冷链仓储中心已经打冷,冷库采用先进的温控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货物温度和湿度的精准控制和监测。“我们的设计温度涵盖从零下18摄氏度到零下15摄氏度,可以满足生鲜、水果、蔬菜、花卉、海鲜、肉类冻品等多类货物的储存要求。同时我们使用了智能降温技术,可以把一个库区分成三部分,对其中一部分进行单独降温。”云南腾晋物流建设管理部冷凝项目部负责人屈向东介绍道。

据悉,36万立方米智能化冷链仓库将在近期试运营。该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后,可以和腾俊国际陆港公铁联运中心无缝衔接,和冷藏集装箱形成联动,更好服务国内的温带水果、蔬菜的出口和南亚东南亚热带水果和生鲜冻品的进口,在昆明形成南亚东南亚的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

此外,其他货物的储存能力也随着科技赋能不断提升。走进腾俊国际陆港自动化智能仓,偌大仓库内,一台台大型智能化生产设备、一个个二维码在地面上次第排布。过道上,大批潜伏式搬运机器人正热火朝天搬运存储用多层货架、托盘货架至“货到人工作站”工位,日常值守人数肉眼可数。“我们的自动化智能仓可以避免传统仓库中大量的库内工作人员行走、找货和人工搬运作业。“货到人工作站”能实现作业人员在固定工位上连续流水作业,相比传统人工找货模式,不仅拣选效率提升数倍,而且可大幅降低拣选失误的业务风险。”数智仓储部副经理赵靖宇表示,自动化智能仓还配备了超过每小时4000件的自动化分拨线,无需人工介入,即可高效、准确完成分拣后货物的分拨。

除此之外,数智仓储中心配备了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智能软件系统(WMS)、仓储控制系统(WCS)、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与园区综合调度管理系统,实现了物流供应链环节中仓储业务的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运营。“订单下达后,所有的资源调度与业务流程的推进均由智能化系统主导,所有的数据流包括表单也由系统创建并维护,工作人员只需要在系统的指示下,即可完成货品从货架上拣选,扫码,分拨,打包,发货等动作,大大增加准确率。”赵靖宇说,凭借智能化系统,智能仓可提供拆零作业、整箱作业、大中小件拣选等业务,应用行业范围大幅扩大,零售、电商、服装、医药、美妆、制造、图书、3C等行业均能够匹配。“自动化数字仓还拥有很多标准化模块,即插即用,可大大缩短项目实施落地时间,拣选效率是人工的3倍,作业准确率接近100%。”赵靖宇语气中充满自豪,“智能化也可以帮助客户降低成本,人工成本对比普通仓能降低50%到70%,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供应链仓储能力。”

链链相扣 供应链带动产业链

一条供应链,背后是潜在的产业链、经济链、价值链,一个互联互通、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综合货运枢纽体系,可以提升货物综合运输效率与质量,降低综合运输成本,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从而更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三圈”交会点的云南,是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枢纽,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枢纽之一。昆明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对于支撑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云南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

“以前我们进口原材料,要去广西防城港提货,运到昆明后再放在我们仓库,之后再找人帮我们运到全国各地,非常麻烦,费心费力。”云南劲欧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永权提起之前物流不便的问题,擦了擦头上的汗,“我们肥料企业,货物都是大进大出,物流是非常核心的问题,但如果把心思都放在物流的事情上,我们的日常工作必定要受影响。”

但随着云南腾晋物流对接后,郑永权坦言,物流问题已经无需过多费心,“云南腾晋物流现在为我们提供一站式服务,从港口接货到一路运输、储存、发货,通过公铁联运可以直接把货物发到乡村。你可别小看这个一站式服务,不仅帮我们降本增效,对整个化肥市场都有平抑物价的作用。”看到记者面露疑惑,郑永权解释道,“像以前春耕旺季时,一旦原材料没货,大家心里就会发慌,可能去哄抢原料。现在我们就可以放手去做,把货先放进云南腾晋物流的仓库里,这样不管是涨价还是降价,我们都有余货,旁边有货心里不慌嘛!”

事实上,2023年,昆明国家综合货运枢纽累计设置应急物资中转站、接驳点17个,在补链强链、保通保畅、应急保障、安全稳定、物流降本增效5个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22年设置12个应急物资中转站、接驳点的基础上,昆明市启动了7个“平急两用”城郊大仓基地建设(5个新增、2个为2022年度中转站)。昆明国家综合货运枢纽5个重点项目入选昆明市“平急两用”城郊大仓项目库,项目在原有基础上完善仓储设施,实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功能,极大提升综合货运枢纽平急转换和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云南楚淳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邢书彬同样深有感触。“我们的蔬菜主要销往东南亚,通过云南腾晋物流的冷链运输,经过国内短驳,通过中老铁路到达万象南,再通过合作的泰国运输方送到我们泰国的网库,时效性非常强,中间的通关、报关工作我们都不用费心,都由腾晋完成。”邢书彬打了个比方,“就像我们本来有一块蛋糕,三等分给了国内端、运输端和国外端,现在物流我们不用操心,那么这块蛋糕我们就可以直接一分为二,吃得更多了。所以我们现在的重心已经放在了国内的生产端、采购端和对外的销售端。”

重心的转移也带动了更多发展、产生了更多机会。“我们提质降本增效了,物流支撑的对外贸易越来越红火,销量更高了,规模化种植发展更好,我们就会雇更多农民来参与我们的工作。这不仅是在提供就业岗位,也是在给农民增收。通过物流带动的发展显而易见。”邢书彬表示,供应链发展对企业带来的显性、隐性帮助数不胜数——如楚淳一般的生产企业因此得到发展,进而带动这个市场内的无数农民致富。

科技赋能 安全按时降本增效

2023年,昆明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实现多式联运量同比增长9.4%。支撑中老铁路持续发挥“黄金线路”效应,全年开行国际货运班列4550列、同比增长45%,实现运输货物1781.7万吨、同比增长42.8%。如此庞大的运量对于货主来说,是扩大生产的最好保障,但同时随着“准时化生产(JIT)”等理念深入人心及跨境电商平台的兴起,货主们对运输时效性和货物运输安全问题更加重视。这一定程度上要求国际供应链服务必须提升自己的履约能力,即保证将约定数量的货物安全、按时送到约定的收货人手中。但跨境物流仍面临不少挑战,不同国家之间物流基础设施和政策法规存在差异,使得强化履约保障成为供应链补链强链体系建设的一大重点。

在这一问题上,实现物流全程可视化,能够有效提高供应链风险控制能力。此前,供应链各环节之间协同效率较低,存在不少数据孤岛。有些企业担心数据共享会导致数据泄露,进而影响其竞争优势,不太愿意共享数据。加之数据标准不统一,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衔接难,因而导致不同的供应链信息系统使用不同的标准,也影响了数据的流通。

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为推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信息化建设,上下联动,打造“中老铁路国际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项目”,经过反复比选、多次论证,充分考量既往业绩和央企实力基础,最终选择由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承接,并作为云南省昆明市唯一的信息化项目,成功增补进入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清单,通过信息平台建设补强中老铁路多种运输方式联动能力,以“一站式”综合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持。

“你看,通过此平台,货物可以实时显示在那个位置,处于什么状态,所有的监测数据都一目了然。”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技术部经理李子潇在电脑上演示,一个清晰明了的数据显示界面在记者眼前打开,“物流全程可视化可以帮助货主、承运人及其他相关主体实时了解货物运输过程。我们还以多式联运经营人为主体,推进单证一体化和物权化,建设了多方式组合、多要素集聚、多流合一、多源数据集成、多模态共生的多式联运新生态。我们不仅是数据显示平台,还可以构建包括全箱型覆盖、全球化网络、全程物流服务、全过程透明管控、全生态数字化运营在内的‘一单制’服务体系,货主只需要一次委托、一口报价就可以一单到底、一票结算、全程保险。”

李子潇告诉记者,该系统研发工作已经按计划全面展开,部分系统研发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8月底完成项目本期建设目标。届时,通过整合多种运输资源,提高信息透明度,满足不同品类货物的运输需求,中老铁路国际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可有力提升中老铁路多式联运整体效率和服务水平,最终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供应链人员、运输设备以及信息化共享和相关管理系统会发展为统一协调的管理网络,从而实现供应链各个运营环节的全方位覆盖——“万物互联”就在眼前。而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各补链强链项目主体企业,也将凭借在科技、资源、经验、前瞻布局等方面的优势,持续引领行业快步向前。